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台江國家公園 Taijiang National Park

影片:台江國家公園簡介

台江國家公園

台江國家公園,為中華民國第八座國家公園,也是首座都市型國家公園,2009年1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
台江一名,源自歷史上的台江內海,多已陸化為濕地或魚塭。範圍包括臺南市安南區七股區濱海陸域,包含四草鹿耳門、原安順鹽田周遭、七股潟湖以及海域至澎湖縣東吉嶼


四草大道
















影片:四海大橋空拍



四草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濱臨臺灣海峽,以明鄭時期歷史遺跡生態的景點為著名。「四草」一詞最早可見於《重修臺灣縣志》(1752年)一書,當時稱為「四草嶼」,可知當時的四草還是一
座島嶼


鹿耳門溪附近
鹿耳門閩南語Lo̍k-ní-mn̂g)是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的一個地名,最初用來指臺江內海與外海連通的水道及其周圍地區。鹿耳門水道南北兩邊為濱外沙洲,分別是南線(南汕)與北線(北汕),而在姚瑩《東槎紀略》〈籌建鹿耳門砲臺〉一文中提到南線又名北線尾,北線又名海翁隙[。1643年於《熱蘭遮城日記》上出現的「Lacquymoye」一詞可視為「鹿耳門」一名在荷蘭文獻上的首次出現。另外在清初文獻上記載鹿耳門之名是因「形如鹿耳,分列兩旁,中有港門,鎮鎖水口」而來。而自1960年代左右開始安南區的顯宮與土城地區便開始爭論鹿耳門港的位置與清代鹿耳門媽祖廟的正統相關性。

荷蘭與明鄭時期

1643年於《熱蘭遮城日誌》上出現的「Lacquymoy」一詞可視為「鹿耳門」一名在荷蘭文獻上的首次出現。而後在1652年由哥涅理斯·約翰松·布落克荷伊(Cornelis Jansz Plockhoy)繪製的〈手繪大員及其附近地區地圖〉於北線尾(Bassemboy)島北端標註了「Lacjemoie」(鹿耳門)與「't Gat van Lacjemoie」(鹿耳門溝),而在揆一所著的《被遺誤的臺灣('t verwaerloosde Formosa)》一書中則使用「Lakjemuyse」一詞指鄭成功水師進入臺江內海的鹿耳門水道。而施琅攻臺時亦是選擇從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在荷蘭時期,位於加老灣(Callewangh)沙洲與北線尾沙洲之間的鹿耳門可能僅是隸屬於北線尾底下的小地名,為漁夫捕魚暫時停留之處,且為漢人進行走私的地方

清朝時期

清康熙年間,鹿耳門正式設港,與福建廈門對渡,當時大型商船從鹿耳門港道南招進入鹿耳門港,小型船從北招進入鹿耳門港,之後經臺防廳稽查,再搭小船經臺江內海到大井頭(康熙年間)、鎮渡頭(雍正年間)。又因為易守難攻,港門僅容兩艘船隻,水底下有鐵板沙,且又因為是唯一正口之故,所以成為船隻進入臺江內海的重要門戶,故設有重兵,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建兩座砲臺,移駐水師300人,並有戰船5艘,雍正八年(1730年)又將海防廳移駐鹿耳門,使該地有文武二館(海防廳、汛兵千總署)。而又因為容易發生船難,故有鹿耳門媽祖廟的建立,陳文達《臺灣縣志》中記說「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而到了乾隆晚期,由於鹿仔港(今彰化縣鹿港鎮)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與蚶江對渡,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區)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開放與五虎門對渡,使得鹿耳門不再是唯一正口,重要性受到挑戰。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後,因灣裡溪(今曾文溪)在暴雨後改道於鹿耳門出海,鹿耳門港道淤積,成為廢港。同治十年(1871年)時曾文溪溪水暴漲,沖毀鹿耳門天后宮,而在舊廟被沖毀之前,神像已被搶救出來,但日後顯宮鹿耳門天后宮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之間的紛爭亦由此埋下肇因







安順鹽田











影片:(台灣1001個故事)百年瓦盤鹽田



清康熙年間,鹿耳門正式設港,與福建廈門對渡,當時大型商船從鹿耳門港道南招進入鹿耳門港,小型船從北招進入鹿耳門港,之後經臺防廳稽查,再搭小船經臺江內海到大井頭(康熙年間)、鎮渡頭(雍正年間)。又因為易守難攻,港門僅容兩艘船隻,水底下有鐵板沙,且又因為是唯一正口之故,所以成為船隻進入臺江內海的重要門戶,故設有重兵,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修建兩座砲臺,移駐水師300人,並有戰船5艘,雍正八年(1730年)又將海防廳移駐鹿耳門,使該地有文武二館(海防廳、汛兵千總署)。而又因為容易發生船難,故有鹿耳門媽祖廟的建立,陳文達《臺灣縣志》中記說「鹿耳門媽祖廟,康熙五十八年,各官捐俸同建」。


而到了乾隆晚期,由於鹿仔港(今彰化縣鹿港鎮)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與蚶江對渡,八里坌(今新北市八里區)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開放與五虎門對渡,使得鹿耳門不再是唯一正口,重要性受到挑戰。道光三年(1823年)七月後,因灣裡溪(今曾文溪)在暴雨後改道於鹿耳門出海,鹿耳門港道淤積,成為廢砲台。同治十年(1871年)時曾文溪溪水暴漲,沖毀鹿耳門天后宮,而在舊廟被沖毀之前,神像已被搶救出來,但日後顯宮鹿耳門天后宮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之間的紛爭亦由此埋下肇因。


臺南鹽場是臺灣在二次大戰後由臺灣製鹽總廠所設的六大鹽場之一,位在臺南市安南區南區內,其內包括了歷史可追溯至清朝的「鹽埕鹽田」(第二代瀨北場),後稱)與日治時期開闢的「灣裡鹽田」、「安順鹽田」與「四草鹽田」(安順鹼場鹽田)。臺南地區是臺灣曬鹽產業的發源地,日治時期的製鹽會社多半聚集在此,而民國時期的鹽務總局及臺灣製鹽總廠也設在此地。該鹽場直到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才停止曬鹽



沿革:

臺南鹽場裡的鹽埕鹽田為清朝時的第二代瀨北場,是臺灣鹽業史上使用最久的鹽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第一代位於今臺南市喜樹地區的瀨北場(明鄭時的瀨口鹽田)遭洪水沖毀後,鹽民們便在今臺南市南區光明里與白雪里一帶重建瀨北場,當時的面積約有96甲,是淋鹵式瓦盤鹽田,後來到了嘉慶三年(1798年)時改成了曬鹵式鹽田。鹽田內部分割成許多大小不一的部分,由鹽民們自行產曬。之後該鹽田一直到臺灣割讓給日本時仍在原處繼續生產。進入日治時期之後,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今臺南市灣裡、喜樹與鹽埕的居民在今天的省躬里萬年公園海濱公地申請開墾新式瓦盤鹽田,並成立「臺南製鹽公司」管理。而臺南地區在大正十年(1921年)又增加了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開闢的安順鹽田,是一個「半採鹽,半採鹵」的鹽田。至於原本的瀨北場鹽田,在日本策畫下其業主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成立「鹽埕製鹽公司」來管理之。然而後來因為臺灣總督府的鹽業一元化政策,臺南製鹽公司與鹽埕製鹽公司都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時被臺灣製鹽株式會社給合併。隔年(1942年)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闢建四草鹽田,至此後來臺南鹽場的四塊鹽田都已開闢

二次大戰結束後,除了四草鹽田是被臺灣鹼業公司(臺鹼)所接收外,其他三處鹽田都被臺灣製鹽總廠所接收。但由於產能低下的關係,民國六十年(1971年)鹽埕鹽灘廢曬,隔年(1972年)灣裡鹽灘亦廢曬。之後到了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安順鹼場鹽灘被製鹽總局接收,至此臺南鹽場只剩下位於安南區的兩處鹽田。後來為了提高產能,民國七十五到七十七年(1986年-1988年)兩處鹽田進行了機械化,但最後兩處鹽田還是在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停止曬鹽,而臺南鹽場也到此結束

七股潟湖,位於臺灣臺南市七股區境內,由於曾文溪的四次改道而造成今日的潟湖景觀,為臺灣第一大潟湖,當地人稱為「內海仔」或「海仔」。2009年台江國家公園成立,成為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北起陸連沙洲青山港汕、南至頂頭額汕,西以離島沙洲網仔寮汕臺灣海峽相隔。計三個沙洲、二個出海口。其水域面積因漲退潮而有差異,面積約1,100公頃以上。

特色

  • 南北長約6.6公里,為臺江內海最大的遺跡。
  • 擁有兩個出海口,水循環佳。
  • 潟湖內密布定置漁網、蚵架,其使用權一如海田般可交易。
  • 潟湖和海水一樣,都有漲朝和退潮,但因為潟湖較平靜,比較有鹽田、蚵架等等。
  • 七股潟湖為台灣最出名的潟湖,也是觀光景點。



File:Taiwan location map.svg

東吉嶼,又名東吉島台灣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為台澎航道上的重要據點,行政區屬於澎湖縣望安鄉東吉村。此島(不含島嶼本身)至臺南市之海域屬於台江國家公園。至於島嶼部分,至2009年已有約1.34平方公里土地劃入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2014年成立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歷史沿革

東吉嶼戰略位置相當重要,自古即為台澎海運貿易的轉運站,曾經繁華一時。日治時代為確保台澎佔領權,分別在島上南北兩端興建軍營及燈塔,並派兵駐守,控制鄰近海域。當地居民放牧羊群,從北方的山頭俯眺,紅瓦白牆的古厝襯托著青草及黑白相間的羊群,景色頗為怡人東吉嶼西北側相距500公尺處為鋤頭嶼,是一座無人島。西方約4.5公里處有西吉嶼,原本有人居住,並設有一分校,但目前已成無人島。本島漲潮時面積為1.5423平方公里,退潮時面積為1.9045平方公里。東吉嶼雖屬澎湖縣,但距本島之臺南市僅約40公里、與縣治馬公市距離相差不遠,昔日即已往來密切,島民亦多遷居臺南安平定居。2002年東吉嶼居民曾一度爭取改歸臺南市管轄,但當時遭澎湖縣府反對,全案無下文。

台江國家公園七股夕照.jpg




台江國家公園 Taijiang National Park位置圖
台江國家公園 Taijiang National Park位置圖





台江國家公園標誌







鹽水溪口(四草湖)為國家級濕地,亦為台江內海遺跡



鹽水溪安平堤坊(圖)為國家公園南界,溪中沙洲遍布紅樹林及鳥類,亦是山海圳綠道的一部分。


空中所見的台江國家公園(四草附近)


由紅樹林構成的綠色隧道是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特色景點。







鹽業文化亦為國家公園主軸;圖為七股鹽山(註:不屬國家公園範圍)








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停車場附近


六孔遊客中心:
● 開放時間:09:00~16:30
● 休館日:每週一(遇連續假日順延至假期結束次日休假)及除夕當日
● 服務電話:(06)788-0220
● 服務地址:72453 台南市七股區三股里海埔18號 

圖片來源:台江國家公園
資料來源: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台江國家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